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现场,曹操出行抛出的技术炸弹震动了整个出行行业,其Robotaxi车队已搭载卫星物联通信技术及终端产品,成为全球首个在Robotaxi运营中规模化应用低轨卫星通信技术的出行平台。这并非概念炒作,而是能真正解决自动驾驶中信号断联的问题。正是这份技术底气,让国内外机构集体给出积极的估值判断。
国际投行花旗亮出态度,首次覆盖曹操出行便给出“买入/高风险”评级,将目标价定在70港元,研报中特别指出其增速显著跑赢网约车行业平均水平。国内“三中一华”头部券商预期更高,华泰证券直接给出100.4港元的高目标价,中信证券为73港元,中金公司则是与花旗持平的70港元,算下来四大券商平均目标价达78.35港元,已逼近80港元关口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8位覆盖曹操出行的分析师,给出的平均目标价冲至91.19港元,最高预期更是达到103.17港元。结合今日(10月21日)曹操出行48.9港元的股价,这种高度一致的看涨信号在科技出行领域实属罕见。
机构敢这么看好,是因为曹操出行在Robotaxi这块有别人学不来的硬本事。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早就说过,曹操出行是集团Robotaxi最重要的商业化载体,这种背靠大树的优势,让曹操出行构建起集“定制车+智驾+平台“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能力。吉利负责量身打造符合自动驾驶的车,例如曹操出行将在2026年底推出的L4级别Robotaxi定制车型,出厂时就会预装自动驾驶组件及相关应用程序,从硬件上就和友商拉开差距。曹操自己则研究自动驾驶技术,再加上十年的网约车平台运营经验,累积海量的数据。这一套流程全打通,属于国内独一份的技术壁垒。
这份技术的底气,早已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推进节奏。今年2月“曹操智行”自动驾驶平台上线后,苏杭两地的 Robotaxi 试点就进入测试状态,截至6月底累计跑完1.5万公里,每一公里都在为算法迭代、场景适配积累数据。中信建投和华泰证券都在研报中明说,Robotaxi业务有望成为曹操出行的“第二成长曲线“,可见机构对它打开新增长空间的信心有多足。
除了地面的 Robotaxi,曹操出行还在搞“天地空一体“的大布局,现在已经有模有样了。9月8号和沃飞长空搭伙干大事,以后用户用一个平台,就能先坐Robotaxi短途接驾,再转eVTOL飞行器跑赶时间的长途,补上低空出行的缺口。才过半个月,9月24号就发射了“曹操智行号“卫星,如此高效的推进节奏,足以证明吉利自家企业内部的生态协同有多牛了。时空道宇目前在太空有64颗在轨卫星,能够实现除南北极以外全球任一地点的实时通信覆盖。这种“地面车-低空飞-天上星”的立体布局,绝不是单一企业能搭建的,也正是这份生态协同,让机构看到了曹操出行的长期竞争优势。
就像曹操出行CEO龚昕所说的:“安全是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核心前提和终极考验。”曹操出行从Robotaxi定制车型到卫星科技赋能,再到天地空一体化蓝图,它的每一步都在为更安全的驾乘环境负责,都踩在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关键节点上。也难怪花旗、“三中一华” 这些专业机构会集体看好,后续随着 L4 定制车量产、卫星通信场景铺开,相信估值空间还会持续释放。
